[新聞]水下考古13年 撈出台灣大祕寶

2020/11/09

來源:2020-11-02 01:24 聯合報 / 記者潘欣中/屏東縣報導

「山藤丸」在澎湖六呎礁海域觸礁沉沒,中研院水下考古隊定期下海監測,檢視是否受海流等外力破壞。圖/文化部文資局提供

「山藤丸」在澎湖六呎礁海域觸礁沉沒,中研院水下考古隊定期下海監測,檢視是否受海流等外力破壞。圖/文化部文資局提供

 

台灣海峽是海上樞紐,從17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航運貿易至二戰,估計有逾500艘沉船;中研院士臧振華帶領的水下考古隊探勘13年,靠史料、口述線索、科學儀器及一絲好運氣,掀開沉睡海底的歷史文化藏寶箱,目前已有6艘被列為「水下遺址」,一處具觀光性質的水下告示牌。

 

「茫茫大海中尋找沉船,真的是大海撈針;收集沉船資料等前置作業也是一大挑戰。」臧振華說,沉船紀錄多半來自航運公司與官方文獻、報紙報導,先從中尋找蛛絲馬跡,再依環境和歷史判斷哪幾條航道容易出事、哪幾塊區域可能有沉船,交叉比對出可能地點再探勘;地方耆老和的記憶、曾遭沉船勾破漁網的船長口述,都是線索來源。

 

他說,台灣海域是少數洋流強勁地區之一,沉船多數被海床底泥或珊瑚礁蓋住,潛水員受限水壓、強勁暗流、漁網纏繞、能見度、氧氣供給等威脅,只得藉由側掃聲納、磁力儀、多音束測音儀和無人載具等科學儀器協助,「海中考古比起陸上考古,難度有天壤之別。」

 

英國籍蒸汽輪船博卡喇號(SS Bokhara),1892年遭遇颱風沉沒澎湖姑婆嶼附近。圖/臧振華提供

英國籍蒸汽輪船博卡喇號(SS Bokhara),1892年遭遇颱風沉沒澎湖姑婆嶼附近。圖/臧振華提供

1987年,澎湖漁民黃加進在將軍嶼海域發現宋朝沉船,官方1995年啟動調研,2006年委託中研院組水下考古隊普查探勘,整合考古、人文藝術、歷史文物保存、潛水、海洋科技等領域並和中山大學、法國馬賽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合作,開啟水下探勘作業。

 

 

文化部列冊保護6沉船 製表/潘欣中

文化部列冊保護6沉船 製表/潘欣中

臧振華說,官方過去未重視沉船保存,衍生盜寶和破壞,直到2015年頒布水下文化資產保存法,沉船才受法律保護。中研院考古考團隊13年在屏東墾丁、澎湖、台南安平、台東綠島等海域探勘,在近300處調查敏感區找到80艘沉船,其中20艘能辨識出沉沒年代約從宋朝到二次大戰時期,但沉船受海流沖刷,船體多流失、殘缺,其中6艘具高度文資研究價值,列冊現地保護。

 

重要出水文物有日本「廣丙艦」的船件、錢幣、彈藥箱開關;「將軍一號」的建材、陶瓷及生活物資,是供研究清朝閩台對渡及貿易航線、澎湖開發史、經濟史的佐證。目前持續尋找巴士海峽的美國輪船「羅妹號」、日本運輸艦「玉津丸」。

 

「水下考古是急不得的工作,缺人才問題最窘迫。」臧振華認為下階段重點是培育人才和健全產業,盼成立專責水下考古研究中心,以利人才養成和跨領域整合。

請輸入認證號碼查詢